برم تايوان

全球塑膠公約即將出爐:塑膠產業迎來永續新挑戰

《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是由聯合國發起的重要國際協定,旨在應對全球塑膠污染問題,該公約預定於本(2024)年底完成公告,被譽為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境協議之一,公約草案條款將涵蓋塑膠產業價值鏈的整個生命週期,預期促使各國政府和企業採取更積極的行動。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建議企業在應對塑膠公約帶來的新挑戰時,針對塑膠包裝產品,企業未來應更加重視產品源頭設計、增加回收料使用、提升回收技術和落實消費者教育,全面推進塑膠包裝產品的綠色轉型。

在塑膠包裝的政策層面,台灣全力推動2050淨零轉型,其中資源循環零廢棄的推動重點從「禁用」轉為結合「循環經濟」推動,包含:

(1)一次性塑膠包裝減少率,於2030年希望達25%以上,推動重點包含以法令禁用塑膠產品或業者自我宣示、訂定零售業包裝減量目標、推動重覆使用的商業模式(如循環杯)等措施。
(2)塑膠包裝、容器的回收率,預期至2030年能達70%以上,包含推動增加產業再生據點、導入智慧化分選技術…等措施。
(3)塑膠包裝添加再生料比例,預期至2030年在非食品接觸容器平均添加量能達30%,包含開發包裝回收的創新循環關鍵技術、持續擴大市場需求等措施。

此刻資源循環署也正在積極制定資源循環促進法,期能通過政策激勵和技術支持,推動台灣資源循環最大化、廢棄物最小化,提升企業資源再利用效率。

更多訊息歡迎參與6/27包裝協會和塑膠中心共同舉辦的「TAIPEI PACK 2024包裝論壇-亞洲包裝工業的永續發展策略與綠色商機研討會」。